工信部出手严格治理pos机电销!
文章来源:四九八网络发布时间:2025-07-22 09:00:10热度:741工业和信息化部新近发布的《关于加强呼叫中心业务管理的通知》,无疑是给电销行业套上了“紧箍咒”。这份旨在规范呼叫中心业务、遏制骚扰电话的文件,明确划出了红线:无论是呼叫中心业务经营者,还是其合作客户,都严禁拨打骚扰电话。一旦触碰这条底线,经营者将面临通报、约谈、行政处罚,甚至被列入电信业务经营不良和失信名单,后果不可谓不严重。
从审批源头开始,新规就设置了重重关卡。企业在申请相关许可时,必须提交骚扰电话禁呼承诺书,从一开始就表明合规经营的决心。而呼叫中心的电信业务接入号码,原则上只能用于呼入,即便因业务需要开通呼出功能,也得提交不违规呼出承诺书,层层把关,杜绝违规操作的可能。
在经营行为管理方面,新规同样细致入微。经营者不仅要搭建完善的内部管控机制,运用先进技术手段监控呼出行为,还要确保用户信息获取和使用的合法性。如果客户出现不当行为,经营者必须及时采取技术防范措施,不能坐视不管。此外,一旦因骚扰电话问题被政府部门处理,企业后续新增电信业务接入号码备案、经营许可申请都将面临严苛审查,这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影响巨大。
新规还着重强化了经营行为规范。首先,严禁拨打骚扰电话或为这类行为提供便利,从根本上斩断违规电销的黑手;其次,对于因用户同意的回访、咨询等合理呼出行为,要求保存至少30天的通话录音、主被叫号码等关键信息,并且尽量避开用户休息时段,同时建立科学的呼出管理制度;再者,规范语音中继线路等资源的使用,严禁转租转售;最后,严令禁止通过转接平台等方式违规更改或隐藏电信业务接入号码,确保通信行为的透明可查。
电销卡管理在新规中也迎来了全面升级。实名制方面,实行双重备案机制,企业需提交营业执照、法人身份证、话术脚本备案,电销人员则要通过人脸识别绑定工号,实现精准管理。“一证十户”的限制,让违规者难以通过多办卡来逃避监管,销户后名额365天才能释放,进一步压缩了违规操作空间。而且,新规明确电销卡仅限企业资质申请,个人违规使用将面临封号和追责,彻底堵住了个人利用电销卡违规电销的漏洞。高频外呼管控同样严格。移动、联通、电信对单卡日呼上限分别作出200通、300通的限制,每次通话间隔不得少于6秒。AI动态监测系统更是24小时“站岗”,一旦出现1小时内拨打超50个不同号码、单日被标记“骚扰”5次以上、通话时长<10秒的占比>30%等异常行为,就会立即发出预警,将违规电销扼杀在萌芽状态。
原创作者:四九八科技。禁止转载,本文链接:

您关注的城市合伙人案例

查看更多成功案例
云收单
10年老牌支付专家
新大陆旗下成员企业
400-0591-498
|最新文章
|聚合支付的使用场景
- 餐饮
- 超市
- 酒店
- KTV
|热门关注